这种情况,很有可能你已经掉进了背书的“坑”中,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把“坑”填平。
误区一:要么不抄,要么全抄
很多人背书会陷入两个极端。一种就是背书不动笔,只过脑子和嘴,以为自己背会了,真正到了考场上却不知道如何下笔组织语言。
另一种就是埋头抄书,从头抄到尾,觉得哪哪都重要。费手费笔费时间,效率极低。
那么如何高效做背书摘抄呢?这里小编要教大家一个关键词框架记忆法。
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目录,告诉你这本书的形式逻辑。不会做思维导图的,直接用本身的这个也可以。
然后拿出一张纸,把书本中涉及到的框架尽可能全面的默写出来,大标题拆解成小标题,直到无法再细化,最后在每个小标题下面填充关键词。
关键词+框架的背书方法,不仅高效省时,而且在考场上容易采点,写最少的字,得最多的分。
误区二:不及时回顾
背书任务分配好了,也分配的很合理。但是每次背的时候都是背完这一次的任务,下次开始前直接开始下一部分,不复盘。
那你不忘谁忘?人的短期记忆是有时效限制的,不及时回顾,就会导致背得还没有忘得快。
同学们必须得知道,人的记忆是会有遗忘的,人们的记忆是一种循环的过程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。所以要想记得牢靠就要多回顾,多复习。
每一次背书前,别一打开书就着急开始背。先简单回忆一下,上次背的大概有几个点。
等这次背的时候,背完一部分就回头去总结一下,刚才背了哪几个内容,每个内容重点是哪些。
“趁热打铁”,在彻底忘记之前就重复,再到下次快遗忘时再重复。背书,就是靠多重复,才能印象深刻。
误区三:背不进去还要背
每个人都有效率低,不在状态的时候。这种时候很多同学会选择继续背下去,但最后只会发现越来越艰难,无法投入。
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顺其自然,等待状态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和生活习惯,要找到自己背书效率高的时间点。矛盾具有特殊性,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呀~
饿了就去吃,困了就眯一会儿,难过了就去运动或者其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。状态好才能背的又快又牢。不然只是单纯刷时间,骗自己而已。
那什么姿势背书牢?随你……你可以坐着背、走着背、大声背、心里背、边写边背,只要能记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