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剪头死舅舅,是中国民间流传的禁忌和迷信,意为农历正月期间不可理发,否则会对舅舅不利,甚至害死舅舅。这一说法虽然没有科学依据,但至今仍在中国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,尤其是在北方地区。
这一禁忌的起源众说纷纭,主流观点认为是源于清朝的剃发令,汉人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朝的怀念,称为“思旧”,后讹传为“死舅”,再演变成“正月剪头死舅舅”的迷信。另有观点认为,此禁忌原本是源于农历五月的风俗,因为五月被视为恶月,民间有不剃头以免冲犯舅舅的说法,之后此禁忌被移植到正月。
来源[编辑]
正月不剃头的风俗最迟在1900年已有记载,清末翰林俞樾为其曾孙俞平伯完成满月剃头仪式时,写道:“正月谷日僧宝弥月矣,苏俗正月不剃头”。[1]至于正月剃头会死舅舅的迷信说法,可见于1920年徐珂编写的《实用北京指南》:“正月忌薙头,谚有之曰:‘正月不薙头,薙头死舅舅’。帽不重戴,亦恐舅死也”。[2]关于这一禁忌的起源,有以下数种说法:
清代剃发令与“思旧”讹变[编辑]
主条目:剃发易服普遍流传的观点认为,在1644年清军入关后,顺治帝颁布剃发令,强制汉族男性剃光头发,仅留头顶中间一束辫发,此剃发令自1645年起被严令执行,直到清朝灭亡始废。由于这一政令触犯了汉人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”的传统观念,因此引发了强烈反抗。在不能公开违抗政令的情况下,一些汉人便选择在农历正月期间不剃头,以此表达对明朝故国的怀念,这种做法被称为“思旧”。随着时间推移,“思旧”逐渐讹变为“死舅”,最终在民间演化为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的禁忌。[3][4]“思旧”之说可见于1935年刊印的《四续掖县志》,编纂者在“正月不剃头,剃头死己舅”条下写道:[5]
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,明朝体制一变, 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,故曰“思旧”。相沿既久,遂误作“死舅”。
“思旧”讹变成“死舅”的说法被广泛接受,为许多民俗学者所采纳,视为“正月不剃头,剃头死舅舅”这一禁忌来源的主流解释。[6][7]
“五月剃头妨舅”的民俗迁移[编辑]
在清代,实际上民间并没有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的说法,反而忌讳在农历五月剃头,以免冲犯舅舅。有学者认为“五月不剃头”的风俗,源于中国古人对五月的特殊时节认知。五月端午被视为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,但阳极则阴生,传统观念认为此时阴阳失衡,容易致病或招灾,因而有“恶五月”“毒五月”之称。[8]
早在汉代《风俗通义》就有“五月盖屋,令人头秃”之说,《史记》亦有载“五月子者,长与户齐,将不利其父母”,都反映出古人对五月的不祥印象。清代康熙年间孔尚任所撰《节序同风录》一书,其《端午》条下兼收“是日生子者不吉”、“忌盖屋,犯者头秃”、“不剃头,恐妨舅”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潘荣阶编纂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亦说:“五月不迁居,不糊窗槅,名之曰恶五月。以艾叶贴牖,谓之解厄。五月多不剃头,恐妨舅氏”。从中可见“五月剃头妨舅”的忌讳是源于“恶五月”的传统观念。[9]
因此学者认为,可能民间对于五月的种种避讳,衍生出“不剃头,恐妨舅”的说法,再后来随着民俗在岁时节日之间的共享或迁移,这一原本属于五月的禁忌被移植到正月,最终演变为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的习俗和禁忌。[8][10]
“防九九”讹传[编辑]
1915年刊印的《昔阳县志》记载,民间忌于农历正月剃发,谓之“妨舅舅”。其解释为九九将近之际,天气仍寒,剃发易感风寒,因此需要提防九九,结果讹传为“妨舅舅”。[11]
每年阴历正月,辄戒人不敢薙发,曰“妨舅舅”。意谓九九将近,春风尚寒,恐人薙发之后,易于感冒,须防九九,故误曰“妨舅舅”。
但学者刘天佐和刘德增认为此说难以自圆其说,因为寒冬腊月都不惧感冒而剃发, 没有理由到了正月反而担心感冒不剃发。[9]
现代影响[编辑]
正月剪头死舅舅的禁忌和迷信至今仍在中国民间存在,尤其是在北方地区。[5]受此影响,部分理发店在正月期间生意冷清,客流减少,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理发者则骤增。[12]也有人在正月剪发,被舅舅发现后差点因此闹僵。[13]
2024年2月21日,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放的一则案例,刘某在大年初二与舅舅争吵后理发,当晚舅舅酒后骑车出车祸死亡。舅妈认为刘某触犯“正月理发死舅舅”的禁忌,主张其存在“间接故意杀人”行为,刑事报案未果后,转以民事诉讼向外甥索赔100万元,但最终被法院驳回。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。[14]
外界评价[编辑]
“剃头死舅舅”本是汉族对清廷统治的反抗,三百多年后演变成另一种含义,现在更多的体现的是注重亲情的个性和文化传统。评论认为,人们应注重民俗在文化方面的传承,不要为此耽误生活,做到“辨风正俗”,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。[4][15]
相关条目[编辑]
剃发易服
髡刑
二月二,龙抬头
迷信
禁忌
民俗学
参考文献[编辑]
^ 沈建东. 苏南生育民俗解读 (PDF). 江苏地方志. 2017, (2): 41.
^ 徐珂. 实用北京指南. 商务印书馆. 1920: 15.
^ 张思思. 正月剃头死舅舅?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原因如此. 人民网. 2015-02-28 [2017-01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-05-09).
^ 4.0 4.1 民俗学家: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习俗实为讹传. 新华网. 2012-02-21 [2017-01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-08-21).
^ 5.0 5.1 戴望云. 二月二,为何会成为一年之中最有名的剃头日. 澎湃新闻. 2017-02-27.
^ 科普中国. 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?专家告诉你真相. 人民网. 2017-02-17.
^ 卢昱. 正月理发何思旧. 大众日报数字报. 2025-02-22.
^ 8.0 8.1 北京青年报 吴裕成. 端午节的禁忌“不剃头”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?. 中国作家网. 2023-06-21.
^ 9.0 9.1 刘德增、刘天佐. “剃头”何以“死舅”——关于“正月不剃头”与“五月不剃头”的考察. 节日研究(第22辑). 2024.
^ 科普中国. “正月理发死舅舅”到底怎么来的?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!. 澎湃新闻. 2025-02-10.
^ 李光宇、皇甫振清、陈矅、沈嗣霖. 昔陽縣誌 卷二 輿地志. 维基文库,自由的图书馆. 1915 (中文).
^ “正月剪头死舅舅”?扯!(图). 新浪网. 华商网-华商晨报. 2006-02-14 [2017-01-31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04-17).
^ 男子正月剪头被舅舅发现. 环球网. 2015-02-28 [2017-01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06-20).
^ 外甥正月理发舅舅去世竟成被告?法院判了!. 光明网. 2024-02-23 [2024-10-05].
^ 正月理发死舅舅?. 凤凰网. 2014-02-09 [2017-01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-02-02).